近日,基藥目錄調整傳來新消息。國家衛健委對關于1類新藥優先納入基藥目錄、納入更多抗腫瘤藥物、提高中成藥使用比例等議案、提案進行了回復,提到將按照遴選程序納入更多符合臨床需求的創新藥、中成藥。
優化結構中西藥并重
基藥目錄調整是今年醫改的重點工作之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將推動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與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藥品集采、仿制藥質量與療效一致性評價協同銜接,適時優化調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據了解,在前期調研和專家研討的基礎上,已形成《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修訂稿)》,在原有基礎上,完善國家動態遴選調整機制,優化國家基本藥物調入、調出的評價標準等,為科學調整目錄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近日,國家衛健委回復多個有關基藥目錄調整的議案、提案,明確了基藥目錄遴選原則。在回復《關于建立價格保護機制,完善全鏈條支持本土1類新藥的提案》中,提及“下一步工作目標和計劃”時稱:“逐步合理調 整基本藥物目錄品種結構和數量,按照遴選程序將更多符合臨床需求的創新藥納入目錄管理,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用藥需求。”另對關于加快調整基本藥物目錄優化中成藥醫院準入和臨床使用的建議提到,將繼續堅持中西醫并重、中西藥并用,按照遞選程序將更多符合臨床需求的中成藥納入目錄管理。
此外,對關于基本藥物目錄考慮納入本土生產抗腫瘤藥物的建議,表示將根據防治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藥并重、基本保障、臨床首選和基層能夠配備”的原則,根據我國疾病譜和用藥特點充分考慮現階段基本國情和保障能力,以診療規范、臨床用藥指南為依據,遴選適當數量的基本藥物品種。下一 步,在依法依規調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時,充分考慮抗腫瘤藥品臨床特點,合理調整藥品品種和劑型,優化結構,完善配套政策,更好滿足臨床用藥需求。
對此,有企業負責人表示:“創新藥、中藥、兒童藥都是基藥目錄調整的重要方向。尤其是這幾年,創新藥數量井噴,大量進入醫保目錄。而且中西藥并重,中成藥相比西藥數量偏少,可能會向其傾斜。《中國兒童發 展綱要(2021-2030年)》也指出,要探索制定國家兒童基本藥物目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修訂 草案)》提出將單列兒童用藥,所以基藥目錄大概率會單獨列出兒藥目錄。”
加強內功強化產品力
業界對今年基藥目錄調整充滿期待。在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看來:“基本藥物制度是 國家藥物政策的核心,制度本身就是解決健康面前人人平等這項重要命題,基本藥物可及性也需要進一步提高。通過健全藥品價格監測、開展國家藥品集采、加強仿制藥生產、基藥全額保障等方法,促進藥品價格降低,提高基本藥物可負擔性。希望未來不斷擴展特殊領域和類型藥品的可獲得性、可及性,并在公平、公正、 結合科學發展的前提下推進。”
迎接基藥目錄調整,前述企業負責人建議相關企業大力開展產品上市后再評價,爭取進入專家共識、臨床用藥指南、臨床路徑等,提升產品學術力和科技力。也有企業提到,已結合基藥目錄遴選范圍及入選條件,加大對臨床療效好的優勢品種進行二次開發,通過提高產品質量標準、優化生產工藝、增加適應癥等措施,推出新規格且質量更穩定、療效更好的藥品。
很多企業也在積極開展基藥臨床綜合評價。武漢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林麗開曾表示:“現在逐漸形成了以基藥為重點的臨床綜合評價體系,對存量進行精細化管理、對增量進行創新發展。為了降低進院難度,企業有動力將產品納入基藥目錄,但基藥的臨床價值還沒有得到普遍認可。比如基藥是不是比醫保目錄的其他藥 物更有效、更安全,或者同等有效、安全、更經濟,還有待于后續基藥目錄調整進行更多思考。”